2012年8月,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主编,四川省建筑科学研究院参与编制的《建筑抗震鉴定标准》GB50023-2009喜获2011年中国建设行业科学技术奖的最高奖项——华夏建设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中国首部关于建筑抗震鉴定的标准《工业与民用建筑抗震鉴定标准》TJ23-77在唐山大地震后于1977年出台,之后曾在1995年进行修订并更名为《建筑抗震鉴定标准》GB50023-95。修订后的鉴定标准主要适用于1978年以前建造的房屋。2008年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为进一步指导和规范全国范围内建筑物的抗震鉴定工作,在国家建设部的领导和组织下,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会同四川省建筑科学研究院等多家国内权威科研机构,对《建筑抗震鉴定标准》GB50023-95进行了全面修订。此次修订工作充分总结了我国近年来发生的地震,特别是汶川大地震的经验教训;采纳了国内外建筑抗震鉴定技术的最新研究成果;创新和完善了国内现有建筑抗震鉴定方法;并对现有建筑的抗震设防工作提出了新的目标:经过鉴定加固的建筑,在规定的后续使用年限内达到“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要求。
汶川大地震致使灾区房屋建筑倒塌严重,特别是灾区中小学校舍倒塌更是让人触目惊心,学生伤亡惨重,对此,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在2009年3月召开的“两会”上,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将全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列为一项重要工作。作为国务院“校安工程”的强有力技术支撑之一,《建筑抗震鉴定标准》GB50023-95的修订工作得到国家领导人的充分关注和大力支持。在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的亲自关心和敦促下,编制组以最快的速度完成了修订的各个环节工作,《建筑抗震鉴定标准》GB50023-2009得以及时发布。
《建筑抗震鉴定标准》GB50023-2009获华夏建设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是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对本标准的主编和参编单位为我国建筑抗震鉴定事业所做出巨大贡献的精神奖励和业绩肯定。新标准的出台将科学有效地指导汶川地震灾后建筑的抗震鉴定工作,这将极大地避免不必要的人员伤亡,减少社会和个人的财产损失,充分保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同时,随着新标准在全国各地许多中小学校舍抗震加固工程中的应用,将有力地保障孩子们的生命安全,给他们提供一个安全的学习、生活环境。
在编制过程中,四川省建筑科学研究院秉承服务人民、回报社会的理念,充分发挥自身在全国抗震技术领域中的先进科技实力以及在包括汶川大地震等多次地震灾害中的实践经验,首次提出了在尊重历史、确保建筑抗震安全的前提下,将既有建筑的抗震鉴定根据其建造年代不同分为不同类型进行鉴定的学术观点,对标准中的基本规定、场地与地基基础、砌体结构等部分内容提出了建设性的建议意见,并主持了标准中部分章节的编写工作,为《建筑抗震鉴定标准》GB50023-2009的成功完成和最终出台作出了重要贡献。展望未来,四川省建筑科学研究院将不断利用自身科技优势,发扬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积极参与到祖国新时期的建设事业中去,为社会、为人民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四川省建筑科学研究院
2012年8月12日